银行金融系统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专题:优秀作文 | 时间:2016-03-09 | 来源:读后感大全 | 作者:

2016年心得体会开头:银行金融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资源是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目前,中国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均程度不同地面临瓶颈,经济转型的重心转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市场建设释放各要素活力。就资金而言,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出发点是适应劳动力、土地以及其他要素总体较为充裕的禀赋,重点强调金融体系动员资金的功能。因此,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的管制,以及能够迅速动员储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间接融资体系等总体上适应了前一阶段经济增长的要求。随着中国要素资源禀赋出现根本性变化,新时期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已超越了对铺摊子的规模诉求。这相应需要一个更加高效、市场化、富有弹性的金融体系支持经济转型。这就需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来实现,也需要与其他领域的改革配套协同来实现。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在过去20年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投资活动逐步从低效率部门转移到市场化的高效率部门。然而,与此同时,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资源却仍然有相当比例配置在效率低下的部门,而大量成长性良好的市场化企业往往缺乏金融支持。金融资源的错配和扭曲加剧了传统部门的产能过剩,抑制了市场化企业的成长。尽管低成本融资补贴了部分企业,但却是以市场化企业较高的融资成本为代价的。如果这种错配能够得到矫正,市场化部门在金融支持上的抑制得到释放,总的全要素生产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金融改革要重点解决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其一,金融体系功能失调。

一是经济体系中存在大量得不到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功能和结构主要围绕着为重工业初期的制造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服务,通过利率管制人为压低资金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正规金融体系支持的往往是重资产的大企业,轻资产的服务业、农业、科技企业等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后者恰恰是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

二是现有金融体系不足以支持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也不足以支持城镇化推进中的大规模融资。新一轮经济的转型升级应当伴随着金融资源从重资产行业向轻资产的新兴产业重新配置,即落后产能产业应当“去杠杆”,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应当“加杠杆”。然而,在目前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重资产行业的杠杆率依然居高不下,新兴产业融资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背后折射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推动经济转型方面的低效率。同时,城镇化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目前,作为融资主体的银行体系“短借长贷”期限错配风险不断积累,资本约束监管趋严也制约了银行体系提供长期信贷支持的能力。

三是金融抑制引发的双轨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体系功能的紊乱和潜在金融风险的积累。利率和汇率是引导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市场信号,资金价格的双轨制必然导致资源的错配。在当前金融体系下,管制的利率体系与市场化的金融市场并存,在岸的人民币市场受到较多管制与离岸市场上自由的市场定价并存。这些事实上的金融双轨制带来的种种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来改进。

其二,金融市场结构失衡。

一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低风险偏好难以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转型过程表明,在支持创新、动员金融资源方面,资本市场比银行体系更富有效率。而中国金融体系突出的特征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发展严重滞后。从融资结构看,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中,只有13.9%来自于债券和股票;从资产规模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在90%以上。间接融资主导的金融结构不仅导致系统性风险主要在银行体系内部积累,同时银行的低风险偏好决定了其难以将信贷资源向科技型和轻资产企业倾斜,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金融支持十分有限。

二是行政管制和审批是导致直接融资欠发达的重要原因。债券市场方面,由于主管部门不同,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存在分割,无论是市场参与主体、上市交易品种还是市场的托管清算均未实现统一,且交易所市场发展滞后于银行间市常此外,银行间市场还存在由商业银行主导的问题,导致风险实质上仍高度集中在银行体系。股票市场方面,证券的发行和上市交易受到行政审批限制,大量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难以获得上市融资机会。

三是股票市场结构仍待进一步调整。股票市场层次较为单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代办转让系统呈不稳定的“倒金字塔”形;养老金和保险等长期机构投资者发展迟滞,A股市场专业投资者持有市值不足两成,远低于发达市场七成左右的占比情况;一级市场价格严重高于二级市场,2012年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7倍,而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仅为17.8倍;估值结构不合理,蓝筹股价格明显低于非蓝筹股价格,绩差股价格畸高,严重背离企业内在价值。

其三,金融机构治理失范。

一是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依然突出。截至2010年底,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中,国家股占53.85%,国有法人股占6.81%,远高于全球大型银行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中国银行业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使得银行的公司治理改革“形似而神不似”,行政因素和***周期对于银行的影响相对突出;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要求信贷规模持续扩张的情况下,银行很容易陷入“信贷扩张—风险资产累积—再融资—再扩张”的循环,而国有股占据主导地位也使得财政资金难以满足持续的银行再融资需求。

二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权责划分不清。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本应以市场和公共领域为界限,形成互为补充的格局。然而,目前双方业务均突破了原有边界。一方面,商业银行参与的地方平台贷款一定程度上带有政策性业务性质;另一方面,部分政策性银行也逐步介入商业银行业务,依赖其拥有资金成本低、国家信用隐性担保、政策优惠等优势,与商业银行争利。

其四,金融监管失位。

一是监管机构零风险导向抑制金融市场创新。目前,监管机构在事实上强调零风险容忍,监管手段行政化色彩浓重,监管行为常常容易渗入到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使得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商业化经营行为难以充分开展,抑制了金融创新发展。

二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监管目标没有得到充分履行。从国际上来看,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都将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金融监管的两大首要目标。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金融监管的职责都较多地关注金融风险和金融对国家战略的支持,而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强调不足。

三是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与大量涌现的、以大资产管理为代表的跨领域创新不匹配。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造成了中央银行与监管部门,以及监管部门之间的行政分割,出现监管真空、监管冲突和监管重复并存,以及协调难度加大等问题。

四是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亟需明确。与大量新兴金融机构在各地涌现相矛盾的是,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注重准入审批,但是在行为和风险监管等方面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协调作用,适当下放部分金融监管权和政策制定权,明晰中央与地方在金融监管上的职责,成为在全局的金融体系稳定与局部的金融市场活力之间达成平衡的关键。

新一轮经济改革对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一,要以金融改革来抓住全球经济再平衡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时间窗口。国际经济再平衡是未来一个时期影响全球经济与金融走向的主题。放置到外部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机遇来自于:一是发达市场的结构性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善,由此带来的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为人民币国际化、金融机构加快“走出去”步伐创造了有利外部条件;二是以部分非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大有空间,推进在该区域资本输出既有助于消化国内过剩产能,还可逐步形成非洲的人民币市常

其二,要以金融改革来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并支持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劳动力与资金价格的扭曲是过去30年中国高增长模式的重要贡献因素。近年来,劳动力要素的短缺正在提高劳动力的价格,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外部不平衡的矫正。而资金价格的压制仍在继续,因此必须通过加快金融改革发挥资金的资源配置功能。

其三,要以金融改革来化解当前经济与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金融风险。过去30年整个经济处于上升周期、货币化进程还在进行中,以不良资产为代表的金融风险在经济快速增长和货币化过程中得以消化。而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货币化进程都难以达到过去的增速,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转换阶段,结构转型的压力加大,同时货币化也在逐步进入尾声,因此,化解金融风险的这种传统政策逻辑需要做出重大改变,必须及时转移到深化金融改革上来,一方面要加强对融资主体和金融中介的市场硬约束,强化市场纪律;另一方面,对存量的资产可以采取更为市场化的方式(如资产证券化)来处置消化。

其四,要以金融改革配合财税改革、要素价格改革等多个领域的改革,提高改革的协同效应。当前的经济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财税、金融等领域中体制机制性问题往往相互交织并彼此牵制,某一个领域改革的单兵突进难以取得实质效果,需要综合改革举措的统筹规划。

心得体会范文:银行金融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2013年11月22日,xx中支党委中心组召开学习会,集中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xxZ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支党委书记、行长蔡xx同志主持会议并做主题发言,中支党委委员刘x、周x、张x、湛x同志参加学习,助理调研员张x、杜x及中支党委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列席会议。

学习会上,中支党委书记、行长蔡xx结合央行实际、自身履职作中心发言,重点对xxZ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持以邓理论、“xxxx”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对《决定》中的若干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进行了解读,分析指出《决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有力保证,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推进改革的更大***勇气和智慧,标志着我国将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面对新的任务,我们必须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深入学习领会各项改革举措,并以扎实的作风结合央行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学习会上,参加学习的中心组其他成员结合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通过学习,参学习人员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大家一致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后中国改革伟大事业又一次全局意义上的深化和革命,全会回应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期待,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动员,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路径、原则和要求,会议通过的《决定》必将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学习会结束后,我深入思考了本次学习会的内容,反复琢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刻含义,让我认识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全体干部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完成中心支行即定目标任务上来,扎实工作、不断进取,高效履职做好基层央行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银行员工,我们要坚决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抓好三个层次的学习,即抓好支行党组中心组、党员、全体干部职工三个层次的学习。

二是学习中要抓好三个结合,与xx中支这些年取得的成绩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思考,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与xx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思考,力争有更大的作为;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思考,力争在理论武装和工作思路上有新举措。三是努力把握三点要求。一要学有方法,要认真学、全方位学。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学习三中全会有关文件,并将学习全会精神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Z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二要学有氛围,要掀起学习热潮。中心组学习结束后,各D也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划实施,切实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全体职工,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营造学习贯彻的浓厚氛围,考虑在适当时候组织一次演讲比赛。三要学有内容,要做到“三个理解”。要深刻理解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深刻理解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和重大举措,深刻理解会议中深化经济金融改革的决策部署。

心得总结:银行金融系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要认真组织好传达学习,把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深进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与深进展开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特别要深入理解深化全面改革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关于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要“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金融改革步伐”。资本是生产要素的龙头,所谓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指对资本的配置。当前,我国资本存量规模已经很大,但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资本流动性差,急需资金的企业和投资项目得不到支持;而大量社会资金呆滞,急于寻找投资出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而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制定一个全面周密的实施方案,有明晰的路线图。

在去年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多项改革任务,其中把放宽准入摆在重要位置。这是针对当前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在现行银行结构中,全国性大银行较多,区域性中小银行偏少,特别是为小型微型企业和农户服务的金融机构短缺,这是由历史造成的。其结果是,由于竞争主体的结构性缺陷导致竞争不充分,成为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小微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金融市场十分发达的美国,至今仍有7000多家银行,大部分是区域性的中小银行。我国仅有银行2000多家,远远满足不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小微经济主体对融资的需求。尽管近些年在各方面的强烈呼吁下,商业银行增加了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但这还远远不够,依靠现有的大银行来满足小微经济主体对贷款的需求是不够的。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这是有力的举措。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可形成充分竞争局面,从而消除垄断利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真正发挥市场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把建立地方性金融监管机构作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充分考虑到了放宽准入之后对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允许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主要是兴办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建立地方性监管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对地方性的小型金融机构承担监管责任,出了问题,由地方政府负责。这就能有效避免放宽准入之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健康运行必然会非常关心,自觉履行好监管责任。中央的监管部门也避免了鞭长莫及的问题,解脱了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责任,对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的障碍也就容易被拆除。可以说,建立地方性金融监管机构,是放宽准入的必不可少的配套性改革措施。

长期以来,我国以国有银行为主的银行体系依靠国家信用,赢得了广大居民和企业的高度信任。实际上,政府也为银行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在新的形势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贷款担保制度,以市场机制来防范和化解风险,显得十分必要。建立这项制度与建立地方性监管机构,都是放宽准入的前提条件,3项改革缺一不可,必须配套进行。

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广大居民的基本收益,有的发达国家还实行了定额保值储蓄的政策。如法国规定每个公民可在法定银行存款2万欧元,其实际存款利率不低于3%。存款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之后低于3%的差额,由财政予以补贴。该项存款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贷款。推行这项政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推行相应的政策措施。

贷款担保制度与抵押贷款、信用贷款制度一样,都是防范贷款风险的重要举措。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对贷款担保制度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应继续完善推广。对于小额贷款来说,建立担保制度具有更大的必要性和适应性。因为贷款客户一般缺乏必要的资产作为抵押,经营规模小,缺乏信用基础,建立贷款担保制度有利于扩大信贷覆盖面,鼓励创业和个体经营,有利于农村和贫困地区人口从发展经济中尽快脱贫致富。

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要配置到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地方,必须通过市场的选择。利率市场化是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能够以较高的利率吸引资本流入的项目和企业,就是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的项目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在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中,资本价格的市场化已经明显滞后。

所以,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关键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实现市场对资本的优化配置。

去年以来,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资本的流动性明显加强。在全社会融资总规模中,银行贷款的比重由前几年的70%左右迅速下降到45%,有一半以上的资金通过各种直接融资渠道,以市场价格进行配置,这是一个重大进步。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放宽市场准入、建立地方性监管机构和存款保险、贷款担保制度的改革尚未启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单项突进,容易孕育新的金融风险。对此,必须给予高度警觉和重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没有回头路,唯一的选择就是加快推进放宽准入、建立地方性监管机构和存款保险、贷款担保制度3项改革,使之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相配套。抓紧制定一个包括前述4项内容的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细则,已成为当务之急。

像改革初期放开价格管控时所显现的规律一样:当时南方鱼的价格曾出现一放就高,一高就活,一活就多,一多就降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允许农民养鱼和卖鱼。价格一高,农民养鱼积极性就高,鱼的产销量上来了,价格跟着也就跌下来了。同样,当前出现的资本高利率是长期管控的结果。如果没有放宽准入,资本市场就形不成买方市场,高利率就将长期存在下去。所以,认真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犹如允许农民养鱼卖鱼一样,并配套进行防范风险的改革,再也不能耽搁拖延下去了。放宽准入的结果,将会使民间借贷浮出水面,由非法变为合法,由乱象变为规范,使民间资金真正变为商品自由流通,使需要资金的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并在资金买方市场的竞争中使企业的融资成本得以下降。当年在鱼市场出现的现象必将在资本市场重现。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直接融资的比重偏低,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从而使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系统。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既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又能分散金融风险,应作为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产业发展的重点。

当前资本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股票市场所占比重偏高,债券市场发育不充分。因此,扩大直接融资的重点,应放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债券、基金、融资租赁等非股票类融资上。

我国股票市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由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在评价企业、集聚资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上市企业依托股市迅速发展起来。但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相比,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市场秩序不规范,违规交易行为较多;部分上市企业以圈钱为目的,没有把增加企业价值作为经营的最高目标;市场中介组织尚不完善,等等。为此,重振股票市场,应当从基础做起。要强化法规和制度约束,严厉打击各种造势、欺诈、黑幕交易行为,增强上市企业的透明度,确立对股民负责的理念,重构股市信心;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建立企业上市、退市等市场决定机制,减少行政干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由专家理财、理性投资逐步替代跟风炒作、盲目投资行为;发挥创业板风险投资功能,适当降低创业板上市门槛,培育创新型企业;适当发展柜台交易市场,为更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等等。

此外,还要积极发展债券市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短期和中长期债券;鼓励发展各类投资基金,如生态环保产业基金、养老产业基金、绿色能源基金、海洋产业基金、新兴产业基金、绿色农业基金、科技开发基金、教育发展基金等。既要发展公募基金,更要鼓励发展私募基金。发展融资租赁、信托贷款等投融资业务。总之,通过鼓励发展各类直接投融资活动,把民间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加快资金周转,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大批待建项目缺乏资金,而大量资金又在闲置的现象。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雄厚,国民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果处理得好,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转化为我国经济的新优势,成为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确保金融经济安全的同时,壮大我国经济实力。

人民币国际化要与扩大海外投资紧密结合起来,以海外投资为依托。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海外投资,是当前必须抓紧落实的一项重大战略。扩大海外投资具有一箭三雕之效果:一是通过海外投资,创造出口需求,可在发达国家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保持我国出口的持续增长;二是通过寻求国外自然资源和科技资源,提高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把部分外汇储备转变为物质储备,可有效规避美元贬值风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外投资的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获取更多的能源资源的勘探权、开发权;二是并购一些具有较好的科技资源和国际营销网络的企业;三是发展加工贸易,转移国内过剩的工业生产能力;四是承揽建设工程,扩大劳务输出。

其中,海外投资应优先投向那些愿意接受人民币为投资结算货币的国家以及与我国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以扩大人民币在海外的流通量。鼓励更多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在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结算工具;适应人民币在海外流通量逐步增加的新情况,应扩大在海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规模,允许企业在海外进行人民币融资,提供更多的人民币金融产品,供海外持有人民币的投资者选择;鼓励国内银行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扩大海外经营。此外,还要逐步放宽外商对国内金融业的投资,以开放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产业发展。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应当顺应这个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谋取最大的国家利益。

版权声明
  • 1、本文银行金融系统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由读后感网友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2、《银行金融系统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 3、本站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提供各种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