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薛瑞萍《教六年级的日子》有感

专题:优秀作文 | 时间:2013-01-22 | 来源:读后感大全 | 作者: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读薛瑞萍《教六年级的日子》

六年级了,毕业班了,学校上赶着给老师要成绩的关键一年了,你还敢每天花大量时间让孩子看大部头的课外书,还能坚持在课堂上给孩子讲书,即使在毕业考前一周里还在和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事情吗?坦率地说,上学期我敢,但下学期,我就不敢了。但薛瑞萍老师确实这样做了!读着薛老师的班级日志《教六年级的日子》,除了敬佩,就是汗颜。敬佩薛老师的认准目标敢作敢为,汗颜自己虽经常把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挂在嘴上,但遇到学生考试就退缩的小家子气。

教过毕业班的老师心里都明白:六年级,课时紧张,任务繁重。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薛老师和她的云门弟子们对于“阅读”没有丝毫的懈怠。云门弟子在薛老师的带领下,在《幼学启蒙丛书》中品味传统文学的魅力,在《万物简史》中感受宇宙的奇妙无穷,在吟诵古诗文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六年级的日子,薛老师给她的弟子们推荐了五六十本书,孩子们也许不会个个都看完,但就像她所说的:“教师只管播种,不问耕耘与收获。以后的事情,山高水低,各自随缘啦。”薛老师的这句话很早之前就从她的其他书中读到过,也正是薛老师的这种观点解开了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记得前几年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大部分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引领下走进了书籍这个知识宝库,但仍有些孩子只是把读书当成任务来完成,这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后来读到了薛老师的这句话,心中的石头才砰然落地。是啊,佛教讲究的就是随缘,一切不必强求。一个班级六十多名孩子,每个孩子都个性不一,他们背后的一百多名家长也形形色色,一把手伸出来五个手指还长短不一,我们怎么强求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能如老师所愿呢?心中的“结”解开了,就不再苦恼,接下来的事便是尽己所能给孩子推荐好书,带领孩子们阅读。

去年接了现在的班,依然秉持着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学语文,因此,和孩子们第一次见面便是在朗读《一百条裙子》中度过的。以后的日子里,推荐、朗读、交流成了我们学校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餐”。一年多过去了,回头看看,有一大批孩子跟了上来,他们不但读老师推荐的书,还读与之相关联的书。比如我推荐了秦文君的校园小说《男生贾里》,不久就见不少孩子在读《女生贾梅》、《小丫林晓梅》、《小鬼鲁智胜》……;推荐学生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不久就有孩子在读《再被狐狸骗一次》、《红豺》、《最后一头战象》……;推荐阅读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一定会有孩子阅读《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细米》……更有不少家长告诉我自家孩子读书已经上瘾,晚上不看书是无法入睡的,有的孩子读起书来已经不再受外界打扰。

一个老师不可能改变所有的孩子,但只要有部分孩子跟上了,有部分孩子被引上了大路,教师就应该高兴,因为这些孩子能吸收其精髓,就足够幸福一辈子了。今后的语文教学,我仍不改初衷:让孩子阅读,大量地阅读。最后究竟“花”落谁家,不在乎,不计较,肯定会有所收获的——正如前段时间吴昊妈妈把孩子一个多学期的博文做了整理,结集成册,200多页,厚厚的一本,这是孩子阅读写作的结晶呀!

语文老师始终要坚信:教语文,我们不光是教孩子获得分数,还要让孩子开阔视野、深刻思想。带孩子们读书,绝不只是为了功课,而是为了让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一旦孩子的阅读上路了——课外阅读调来四面八方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充沛的水源,托起学生的语文能力之舟的同时,也滋养着他们的人文精神之树,开拓着他们的智力背景。

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愿如薛瑞萍老师一样做一个点灯人,我希望我的学生因为书的照耀而行得浪漫,睡得香甜!

版权声明
  • 1、本文读薛瑞萍《教六年级的日子》有感由读后感网友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2、《读薛瑞萍《教六年级的日子》有感》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 3、本站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提供各种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