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极限观后感

专题:优秀作文 | 时间:2015-10-22 | 来源:读后感大全 | 作者:

第一篇范文:垂直极限观后感

影片一开始就把气氛推到紧张时刻,兄妹俩和父亲在为攀岩布置绳索。突然,在上方位置的两位新手登山者因为登山包掉下顺带拉下两人,同时他们的绳索顺带也将父亲和兄妹俩牵扯下,五个人一起悬吊在一根绳子上,情况极其危险。父亲当即扭身甩下缠绕在他身上的那根悬吊两个新手的绳子,减轻了自家吊绳的负重,避免五人一起落下山崖。

父亲指导妹妹准备在山岩的间隙中插入机械扣,悬挂新的绳索摆脱困境。可是,原先的一个机械扣在山岩间隙中承受不了三人的重量,即将脱出。在父亲的极力规劝下,哥哥别无选择的用刀割断了绳子,父亲落下了山崖,用自己的生命减轻了绳索的负重,挽救了兄妹俩的生命。

若干年后,兄妹俩在喜马拉雅山半山腰遇见了。妹妹还是不原谅哥哥当年在危急时刻用刀割断绳子致使父亲死亡的举动。

当哥哥得知妹妹在登山途中遇到险情,便毫不犹豫的组织人员和设备去营救。在途中历经艰险,最后终于就出妹妹。

这部电影印象深刻的是在攀登高山的时候,一定要熟悉高山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一定要对提供实时气候情况的人多加小心,多加防范。一定要畏惧和信任大自然的力量。在任何时候绝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的花言巧语所蛊惑和欺骗,那将会把自己的一切及其生命毁于一旦。

第二篇范文:垂直极限观后感

看美国佬拍的灾难片垂直极限了,这是老片,一直无缘观赏,昨晚闲来无事,在线过了一把户外探险的瘾。

对该影片,我有三点感触:

一、冒险精神。搞不懂冒险家的想法,他们一次次地拿脆弱的生命去挑战大自然,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在那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雪山,冒险家们不畏艰险,一次次向雪峰发起冲锋,其间险象环生,一次次目击队友命丧悬崖也摧毁不了他们的意志。成功登顶如何,没成功又如何?看着一个个活蹦乱跳的登山队员失足跌下雪峰,我心都碎了……

二、幽默感。美国人特有的幽默感在影片比比皆是。当彼得为营救被困人员,诚征志愿者时,有对兄弟中的哥哥大声反对,大叫着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去陪葬什么什么,但喊完又低声补充了一句we join in(我们加入),逗得我哈哈大笑,太幽默了。一句话一下子扫清了彼得一脸的阴霾,本来眉头紧锁的脸露出欣喜的笑容。还有,当两个营救人员慌里慌张手忙脚乱地将硝酸甘油淹埋在阴暗处的雪堆里,避免了因受阳光照射而爆炸的危险后,松了口气,准备喝水,却慌张地打翻了水壶时相视而笑,那笑声含着为死里逃生而庆幸的放纵。逆境中保持乐观幽默真让人佩服。美国人特有的幽默为冰冷的雪山增添了许多暖意,也让我紧绷的神经不时得到舒缓。

三、生命的意义。故事最终以成功营救出一名被困人员而告终。但是6个志愿者为救3个却丧生了4个,总共9个人存活3个,不去营救的话,还可以存活6个。我的手指头怎么掰也觉得不划算,正如彼得组队时,登山人员发出的质疑:6个人冒险去救生返几率极低的3个人,到底值不值。难道被困人员命贵,营救人员命贱吗?我问一同事同样的问题,他说不能这么算,这里头包含的精神力量是无价的,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无穷的……他建议我去看拯救大兵瑞恩,我记住了,希望这个片能给我解惑。

第三篇范文:垂直极限观后感作文

已经很长很长时间没更新博文了,可能工作了之后就忙了,也可能没有写文字的激情了,也可能是没有要表达的思想了,今天又看了一遍垂直极限,略有感受,与卿分享。

故事讲的是一个登山家带领儿子彼得与女儿安妮去登山,遇到意外,父亲为了避免让儿子彼得和女儿安妮为自己冒险,让儿子隔断了绳索,通过牺牲自己来增加儿子和女人得救的概率。最终彼得隔断了绳索,他父亲也因此坠落山崖丧生,这次事件之后,彼得放弃了登山,而安妮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对哥哥隔断绳索导致父亲丧生不满意,出于对父亲的怀念,她不断的挑战自己,也为了实现父亲的登山梦一直努力,很快成了爬的最快的女登山者。

三年后,担任杂志编辑的彼得与安妮偶遇,此刻,安妮正准备和其他登山者挑战世界最难攀登的山-K2峰。彼得不想让妹妹冒险登山,妹妹却态度坚决。最终登山时遇到意外,有三个人掉进了冰窖,此时发生雪崩,这三个人也因此免于雪崩灾难,除了这三个人,其他登山者皆死于雪崩。但包括安妮在内的三个人被困在了雪窖里,由于极度危险,没有人愿意前往施救,彼得为了救妹妹,再一次穿起来登山鞋,在接近片尾的时候,片头的一幕又重现了,又是好几个人被吊在一根绳子上,一根绳子难以承受太多人的重量,僵持下去,可能所有的人都要死,这时候,登山老手维克割断了绳子,通过牺牲自己和另外一个人老范的生命。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老范,一个很有能力,各方面素质很强,但极度自傲,自私的人,在冰窖中,其实大家都知道奄奄一息的汤米必然会死亡,为了能让自己和安妮的生命多延续一段时间来等待救援,阻止汤米用救命针。但到最后一幕的时候,很多人被吊在一根绳子上,最下面的是老范,维克在倒数第二个位置,维克为了增加其他人获救的概率,割断了自己头上的绳子,这时老范为想极力阻止。在冰窖中,他站在了有利位置,他希望为了整体的利益要牺牲部分利益,而在最后,他站在了不利位置,便阻止为了争取最大利益去牺牲自己的利益。

电影里,维克对彼得说的那句话:你当时割绳子是对的,任何一个登山老手都会那么做。可能是对彼得最贴心的鼓舞了吧,也许一直以来他都为这件事而充满惆怅,他也从未到父亲的坟前祭拜过。

整个电影的画面感很真实,相比于他们所遇到的磨难,骑单车走个西藏算不了什么了。

第四篇范文:垂直极限观后感

每一部电影都会反映出人性的特点,垂直极限也不例外。

人是感情动物,所以有血浓于水。老人为了自己的儿女可以毅然放弃自己的生命,为了妹妹,恐怕只有自己的哥哥才能冒天大的险——以命换命。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魏蒙哥为了爱妻可以在气候恶劣的喜马拉雅山巅不停地苦苦追寻,追寻的不仅是躯体,更是爱!

人们常常形容女士为弱女子,在这部影片中不乏女性的坚韧。为继承父业,实现父亲的梦想,安妮迎难而上,多少有点杨八妹女儿当自强的味道!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正是由于有许多同安妮一样的探险者。

生命是奇异的,我们都渴望它给我们幸福的生活。可是只有当我们真正面临抉择时,我们才定义我们自己。当六个勇士为救人以身冒险,勇敢的人性凸显。虽然大家都明白那可能是自杀,可是只一句“我加入”就足够了。虽然,单从救援生还人数上来说,这次救援是失败的。可是,生命的美不在于其结果,而在于其历程。同前一段时间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三名大学生英勇献身救落水儿童一样,精神的力量是不能通过所谓的价值来衡量的。人性的光辉在四位勇士身上闪耀。

当我们真正面临抉择时,人性的弱点也会出现。忽视自然力量,轻视经验固执不明事理自私狠毒的老范所暴露的不仅是他自身的缺点,更是我们全人类的。

就故事情节本身而言,没有什么好稀奇的,就是英文版的连城诀,美德合拍的同母异父兄弟翻版。可是本片注重细节,给观众一种真实感。更重要的是,在挖掘人性广度和深度上,垂直极限所达到的垂直高度,十部连城诀也比不上。不知道为什么,看连城诀,我觉得是在看故事;看同母异父兄弟,我觉得是在看小说;看垂直极限,我觉得是在看人生,看人生中真真实实的人性。

第五篇范文:垂直极限观后感

刚刚看完,真的是刚刚看完,但是男女主角的名字我都已经忘记,清楚的记得的只是皑皑的雪山!一座连着一座,连绵不断,让人望而生畏。我不知道真是的攀登雪山的情景到底是什么样子,在我的想象当中,那应该是很美好,很浪漫的事情--站在山脊,站在顶峰,站在冰川之上,尽情享受登顶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悦。看着雪白的山峰,深吸一口离水平面几千米上的冰冷的空气,和身边的朋友谈笑风生,又该是多么的幸福啊!

然而,这部影片的一开头,就给我了重重的一棒--父亲带着儿子和女儿一起去攀岩,有音乐,有笑容,其乐融融,突然意外发生了,因为在前面攀登的人失误造成三个人悬吊在悬崖上,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父亲让儿子拿出刀子,然后在女儿声嘶力竭的制止声中,在儿子哭泣的泪水中,父亲对儿子说:割断绳子!……

人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自己生命的尽头。也不知道下一刻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就像影片中那样,将怕阳光的炸药放到阴凉的地方,并且盖上雪来降温,安全了么?看似安全了,然而轰的一声,炸药爆炸了…不小心滑下悬崖,同伴帮忙,脱离危险,站在悬崖上正在给同伴送保险绳时,雪崩来到…你认为你现在是安全的么?你能确定你现在是安全的么?你敢保证你现在是安全的么?安全么?谁也不知道…

人的一生又总是在选择,选择是继续攀登还是撤退。就像那个要登顶的亿万富翁一样,他自己可能也有自己的梦想,可能登上K2就是他的梦想,然而在听到山上天气状况并不好时,并没有听从领队指令--选择下撤,直到狂暴的风雪将他们吹落到冰谷中。

这是一部描写登山的影片,但又不单单显示出了登山的残酷,还显示出了人性,真的,我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确实从中间领悟了很多。看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想,用了4个人的生命最后只换回一个人的生命,这样值得么?想到最后,我觉得,这就和一直在争论的,在山上遇险,是抛下必死的队友,想办法求生呢,还是去救他,最后两个人一起死或者两个人都活一样,这本身都是未知数,你永远也不知道前面等待你的是什么。你只能选择,选择走哪条路,选择去还是不去,选择救还是不救,选择感性还是理性。

当那个妻子死在山里的登山家和影片开始时攀岩中的儿子交谈时说了一句话:你割断绳索是对的,任何爬山好手都会这么做,如果那时你的父亲有刀子,他会自己割开安全绳的。转到影片最后,当他们找到在山中遇险的亿万富翁和他的妹妹时,又一次出现了和影片开头类似的嘲,而这个时候,这位登山家对着在上面的年轻人微微笑了一下,并点了一下头,然后套出刀子,割断了绳子……

突然又让我想起一句话:战士最好的归宿就是战场。可能作为登山者来说,雪山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吧……

我也有个梦想,梦想5年之内能够亲自爬上一座雪山,但是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知道我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很多,以现在的我去爬只能葬身那里……我也明白了,我的生命可能有些时候并不属于我自己,我的选择可能也并不只关系到我自己,所以,无论以后我能不能去爬雪山,能不能爬得上去,我都会以尊重生命为前提,无论是自己的生命还是他人的生命,都需要我们去珍惜,去保护!

第六篇范文:垂直极限观后感

看过电影垂直极限,心情始终不能平静;首先,三年前,父亲与儿子彼得,女儿安妮在登山时遇;其次,安妮突遇雪崩,彼得呼吁立即组织一支六人救援;再次,安妮和麦汤米,范爱略遇到大风暴被困于峭壁;最后,四年前的一次登山灾难中,商人范艾略抢夺了女;影片垂直极限让眼睛过瘾的同时,还恰当地慰藉了;垂直极限引发的人性思考是多方面的;一根绳子被割断,有的人因此死了,有

看过电影垂直极限,心情始终不能平静。只是觉得值得回味与深思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一时有些找不到头绪。故事以海拔8611公尺的仅次于珠穆朗玛峰的世界第二高峰K2峰以及一群为着各自不同目的的登山者为背景展开的,在白雪皑皑,雪山连绵的壮阔景色中上演了一出震撼人心的人生悲喜剧。 在影片中处处可见爱, 有父亲对子女的爱,兄妹之爱,兄弟之爱,夫妻之爱,都是那么自然而真挚:

首先,三年前,父亲与儿子彼得,女儿安妮在登山时遇难。儿子彼得父亲在父亲的催促下,闭着眼睛割断了父亲的生命线。父亲终于跌入谷底,换得了儿女的安全。电影短短几分钟的开头,就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爱——亲情。

其次,安妮突遇雪崩,彼得呼吁立即组织一支六人救援小组去两万六千英尺高处找到他们,并救其下山。但是六人救援小组中的四个人却都不幸遇难了。很多人看后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用六条降的生命去为没有多少生还可能性的三个人冒险,值吗?我觉的,我们不应该用世俗的经济学的投入与回报的原则来对待生命问题。只要有一点可能性,都应该尽力拯救生命!当这六人决定上山救人之时,不管成功与否,不管自己是否能平安返回,他们的生命已经得到了永恒,他们已经彰显了人性的伟大与崇高!生命是伟大而无价的,我们不应该漠视生命!漠视生命就是漠视所有的一切。

再次,安妮和麦汤米,范爱略遇到大风暴被困于峭壁。这时麦汤米因受伤,过早地得了肺气肿,需要消耗更多的地塞米松。当安妮决定给他注射地赛米松时,却被另一个商人出身的范艾略制止了。这的确是很难抉择的问题。理智告诉我们,商人把实情告诉汤米,并要求汤米等待死亡或许是正确的。汤米似乎也该认清形势,尊重生命。但是谁能肯定奇迹不会发生,麦汤米不会得救呢。麦汤米并没有等待死亡的意图,商人也就更没有权力剥夺汤米的生命权。在生命处于极端困窘的状态下,在生死之间,人性中善的、美的;恶的、丑的都被放大了。平日里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样子,关键时刻却为了自己生命的延续而不惜剥夺他人的生命权。良心何在?这样的生命还有什么价值?

最后,四年前的一次登山灾难中,商人范艾略抢夺了女向导的地赛米松。结果女向导死亡,范爱略为了逃避责任向法庭撒谎。女向导的丈夫魏蒙为了复仇守在雪山,并且持之以恒的寻找妻子的尸体。但是最终却放弃了复仇,灵魂陪妻子永恒。

影片垂直极限让眼睛过瘾的同时,还恰当地慰藉了心灵,生死善恶都在一次极致环境中得以彰显,人类在雄壮的雪山上变得很渺小脆弱,生死系于毫发之间,同时人性的丑态尽显。在特殊环境的逼迫下,冰缝中善良与邪恶的双方既紧张对立又不得不相互依赖,这构成了整部影片最惊动魄的内容。面对死亡,人性的复杂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垂直极限引发的人性思考是多方面的。它告诉我们:生命是坚韧而顽强的,生命是伟大而尊重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权都是平等的,谁也没有权力随意结束他人的生命。绝不能因为一己之私,于他人生命不顾。在他人生命权受到严重威胁时,我们的社会必须挺身而出,倾其所有,拯救生命。因为,生命权始终是第一位的,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

一根绳子被割断,有的人因此死了,有的人因此活下来了,我们没有立场去讨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我们只能告诉自己,热爱生命,自己的,他人的;认识的人的,不认识的人的,热爱生命,心存希望,相信爱。

第七篇范文:垂直极限观后感

在高级班一阶的时候,博士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垂直极限。内容大意是:在一次登山运动中,因为突发意外事故,彼得的父亲为了让他和妹妹有生存的机会,毅然选择割断绳索,坠崖身亡。由于内心的痛苦阴影,彼得放弃了登山事业,成为一名摄影师。而妹妹为了与爸爸的灵魂更接近成为了一名登山家。妹妹在一次挑战喀喇昆仑山脉的K2(乔戈里峰)时遇险,全队困在高峰上的岩洞里。由于食物与药物的紧缺,他们的生命岌岌可危。为了营救妹妹,彼得不惜生命危险,再次登上乔戈里峰,展开了与时间与自然的挑战。

在这部影片中,当面临选择的时候,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人性的善恶美丑就暴露出来。

第一个选择点:

随着扣紧岩壁的安全栓逐渐松动滑落,父亲觉得绳子承受不了三个人的重量,毅然作出选择让儿子割断绳子(父亲没有小刀,儿子有小刀),把生的机会给一对儿女,避免了三人同时死亡。这里不只彰显了亲情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作为一名职业登山家所具备的素养。

第二个选择点:

儿子彼得不想父亲牺牲自己,但父亲的催促以及提醒还有妹妹的生命,这个选择让彼得内心备受煎熬,痛苦万分,最后不得不闭上眼睛割断绳子。彼得一直被内疚感笼罩,也不被妹妹谅解,从此以后不再登山。当在后来营救妹妹的途中,同行的当地登山向导魏蒙戈说了一句“你没有错,如果是我当时也会那样做的”,让彼得感觉被理解,内疚感开始放下了。

第三个选择点:

在登山队上山之前,魏蒙戈提醒天气突变,不适宜登山。范艾略不以为然,为了自己能成功登顶乔戈里峰,完成四年前没完成的愿望,坚持上山。正因为范艾略不听他人意见,导致后来把整支队伍逼近了危险的境地。安妮也同意。在安妮心中,每次登上顶峰才觉得与父亲的灵魂更接近。

在这里面,魏蒙戈的一句话很值得思考:在山上,谁来决定人的生死?换句话说,谁来扮演上帝?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很渺小,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如果硬要与自然抗衡,结果可能会死得很惨。魏蒙戈认为范艾略不能为了自己而操控别人的命运,踏着别人的尸体前行来完成自己的愿望。在这个选择点中,只要重新选择适宜的时机登山,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第四个选择点:

当离山顶5小时的路程时,基地发来信号说有风暴,登山向导麦汤米提出下山,范艾略不同意,为了自己所谓人生的意义,不顾他人生命,一意孤行。安妮听了麦汤米的话觉得有道理,但又被范艾略说服。如果这个时侯安妮坚持意见,坚决跟汤米下山,或许范艾略考虑只有他一个人可能就不继续上山,结果又是另一个样。

第五个选择点:

当登山队遭遇雪崩被困时,哥哥彼得召集伙伴上山救人,这对于每个人来说又是一个选择——自己的生死与救他人性命的选择。在高气压及严重缺氧的恶劣自然条件下,极易得肺水肿,能活命已是奇迹,而现在人们还不知三人的具体位置,就算确定了位置,还要除雪,需要急登山,登山过程有很多未知的危险,同时必须在三十六小时内将其救出。谁都不愿冒这个险。用六条降的生命去为没有多少生还可能性的三个人冒险,值得吗?是的,看到这里以及看到影片结束,死了四个援救者只救回了一个人,引起了一些争议:这样值得吗?这个话题同样曾经出现在报纸上热烈讨论过的大学生为了救落水老农而牺牲的事情上。表面上看似不值得,但想想如果每个看客都觉得不值得的话,那谁来救人?如果都漠视别人的生命,那这个社会还有人情吗?如果遇险的是你呢?能够去帮助别人,甚至超越自己的生命,已经上升到了一种灵性层次。当然,这里不是提倡盲目地去奉献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生命同样重要。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麦汤米的表哥,接下来是乐天派的两兄弟(曾经成功登顶),然后就是医生(因为公司快破产,需要钱),最后是魏蒙戈(他听说杀妻凶手范艾略困在里面,想亲手杀了他)。大家带着不同的目的,最后组成了一支救援队。

在彼得去恳求魏蒙戈加入的时候,魏蒙戈说了一句话:“我只为自己登山。”是的,魏蒙戈的妻子在四年前一次商业活动中,为范艾略做登山向导而被害死。从此以后,魏蒙戈不再为别人登山,只为自己,为自己找寻妻子的遗体。

第六个选择点:

四年前,在攀登乔格里峰的时候,范艾略雇魏蒙哥的妻子为向导。可恶劣天气让他们困在山上,范艾略用完自己的救命针,还抢夺了女向导的救命针,结果女向导死亡,范艾略靠多次注射救命针后脱险。他选择让别人死来让自己生。

四年后,同样的,被困于峭壁中的三人,依靠救命针艰难地维持着生命。汤米因受伤,过早地得了肺水肿,需要消耗更多的救命针。当安妮决定给他注射救命针时,却被范艾略制止了。趁安妮睡着时,范艾略杀死了汤米。这的确是很难抉择的问题。理智告诉我们,范艾略把实情告诉汤米,并要求汤米等待死亡或许是正确的。汤米似乎也该认清形势,尊重生命。但汤米并没有等待死亡的意图,范艾略更没有权力剥夺汤米的生命权。

在救援中,乐天派的弟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不信仰真主,甚至也从来不信仰什么,我没有宗教观,但我愿意相信我们必须服从人类的基本道德,否则会进地狱。这些所有为了拯救别人生命的人跟范艾略有多么大的一个对比啊!

第七个选择点:

当乐天派两兄弟中的大哥快要掉下悬崖的时候,医生冒着生命危险去营救。

第八个选择点:

安妮冒着危险捡到一个包,里面有救命针,她先给汤米注射。

第九个选择点,

安妮自知活不长,求彼得不要继续上山救她,她不想再失去亲人,彼得何尝不也是这么想?所以彼得坚持要去找她。

第十个选择点:

魏蒙戈面对杀妻仇人想报仇,在把范艾略扔下深渊的那一刻思想发生了斗争,最后人性的善良和伟大战胜了仇恨之心,他没有把他扔下去,并打算把他救上去。

第十一个选择点:

一条绳子承受不了四个人的重量,最后魏蒙戈平静地掏出小刀,割断绳子,让自己和下方的范艾略一起坠入深渊,拯救了两兄妹。

在生命处于极端困窘的状态下,在生死存亡的一线间,人总会面临着很多选择,在这里面人性中善、恶、美、丑,都被放大了。人总是要死的,就看他在死前做了什么。

第八篇范文:垂直极限观后感

前天晚上在央视6套看了一部美产电影垂直极限,觉得有点意思,扒拉着键盘打算写写想法,顺便看能不能找回从前积极观影的那种投入和天马行空,如果曾经有的话。

按照惯例,要先简单概括一下该影片的故事情节:登山世家里的爸爸和哥哥彼得去登某山(在业界也算数一数二的难搞定,具有相当高难度的挑战意义),遇到雪崩,哥哥彼得割断绳索放弃爸爸而侥幸存活,发誓今后不再登山。妹妹安妮无法接受事实,不愿意宽恕哥哥。若干年后,妹妹为了完成爸爸的愿望决定攀登某山,在某山下的营地里与打算在某山顶上做商业广告的沃恩公司达成意向,相约结伴登某山。此行共有5人,妹妹安妮,沃恩公司的头头沃恩,沃恩请来的专业领队山姆和另外两个沃恩公司的员工。在登山途中,这支队伍不幸又遇风暴,安妮、沃恩和山姆被困山涧,山下营地里的哥哥彼得和沃恩公司负责人于是召集人马(共6人)展开营救,最终救出了妹妹安妮,也成就了哥哥彼得的一段姻缘。

沃恩公司登山前夜在营地开了狂欢party,祝语和傲慢都很老套,事态就果真不遂其愿。所以说事成之前,先别急着庆祝,等事成之后,再言欢不迟。还是老话说得好,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一开始就笑,未免有点傻。

看得出沃恩公司的头头沃恩是个思维缜密、胸有城府的企业家,又是个狂热的登山爱好者,他能将兴趣与工作完美结合,也能将人类在极限压抑下的人性丑恶暴露无余。尽管他的企业有着精密完备的天气勘测仪器和经验丰富的探测人员,也预测出登山当天的好天气几率是百分之八十,可傲慢不逊和冷酷无情还是让他无法躲过另外那百分之二十。

登到只和顶峰距离不过数里,天气骤然变坏,营地发出返回信号。领队山姆这个人呢,也存在致命的弱点。当他已经得知确切消息说山顶风暴已经形成,却因为沃恩求胜心切的刺激性言辞而不能严格按照一个领队的职责去命令登山的队员全部撤退。也就是说山姆其实不具备专业领队的基本素质,激将法在他身上起了负面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正面评价这个美国人,说他愿意用生命去捍卫自己的尊严不被人耻笑。只是通常做出这种决定的人,付出的代价往往相当沉重,不但会让同行的人陷入困境,更甚至于失去自己的性命。当他身负重伤和沃恩、安妮落入雪下山涧时,就已经决定了他将成为求生本能更加旺盛且不惜采取任何手段获取生命的沃恩的牺牲品。当人类置身雄伟的大自然,只会显渺小脆弱不堪一击,生死系于毫发之间,人性的丑态尽显,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之一。

影片中参加营救的6人中,属捷克最为年长又最有登山经验。他常年攀爬于雪山崖边,孤独、深情而又执着地寻找在雪崩中丧生的妻子。浓密的胡须、深邃却空洞的眼神和一切尽在掌握的气质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又充满智慧、正义和道义的男人。可能有些老土但绝对能搏到女性观影者足够多的仰慕。

还有两个吊儿郎当的兄弟,也许他们真的是奔着沃恩公司开出的高额悬赏去的,可我还是幻想兄弟两个中至少有一个生还,下山后带着另外一个人用生命换来的100W,从此在不知名的山村小镇上过着泡泡妞,喝喝酒,为偶尔来登山的人提供调侃的非主流生活。可惜导演不相信奇迹,上山营救的第一、二嘲就把兄弟两给毙掉了。唯一感到安慰的是,兄弟两在临死前都不忘开怀。

至于营救队中唯一一个女性,不记得她叫什么了,除了会算些数学题讨论会计准则之外基本上什么都不懂,却是能毫发无伤的挺到了影片最后还收获了哥哥彼得的吻,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内心对这位不是太美貌的女子的复杂心情。

再好的电影,硬伤总是有的,就看看电影的人愿不愿意去揭穿而已。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出名的大片贺岁片,去追究也没多大意思,只是有些疑惑实在无可奈何,不管多大牌的导演,还真当看电影的都是傻子啊。

就比如说吧,只要一拍到有人登雪山,就一定会遇到雪崩;只要有雪崩,之前就一定会有人预感到要出事;只要这个人说出来,就一定有人不相信然后出于各种原因非要强行登山,而且越是确定不会出事就越是一定要出事;只要是不顾一切要登山的人,一定是有故事的人;只要是家中有亲密关系的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人曾经登过山的,主角一定会遇到认识他们并视他们为骄傲的人;只要是不轻易表达以上情绪的人,不是有过节就是莫逆之交;只要曾经说过:“换成是我,我也会这么做。”的人,之后的故事情节就一定会让他有机会这么做——没有例外,毫无悬念。

再回头去想,影片折射出来的美国精神,还是很直指人心的。美国人已经不止一次干这种事情了——用6个人的性命,去换3个人的。从算式上来讲得出的结果是负数,总说外国人数学不如中国人好,外国人也不如中国人聪明,可从其他角度来看,似乎又未必如此。这也可能和美国人把人权看得无比重要有关吧,这个问题涉及到国情教育,不论也罢。

帖子写到这里,准备收尾,顺手在百度搜了搜,有以下几点赫然发现。

1、电影首映时间居然是2000年的月份,距今整整7年有多;

2、之前我称为“某山”的山,其实叫做K2峰,其海拔傲居世界第二;

3、电影定义为“惊险灾难片”,而我却一直以为是登山教学片。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电影是从兄弟两个一丝不挂在雪山下晒太阳,喝着破听着Bob Marley的歌约前5分钟开始看的,我对之前一切,一无所知。

这样也来写心得,有点搞笑,不过我不介意。

版权声明
  • 1、本文垂直极限观后感由读后感网友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2、《垂直极限观后感》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 3、本站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提供各种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