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读后感

专题:优秀作文 | 时间:2015-09-12 | 来源:读后感大全 | 作者:扬帆起航

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读后感

由《封神演义》改编的电视剧和相关动画片,我看过好几部。但是,我心里一直有个疑团:姜太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用直钩钓鱼呢?今年暑假,我读了《封神演义》,其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章,连读了三遍,听到了作者的心声,终于找到了答案,姜太公的形象也清晰地出现在我眼前。

姜太公姓姜,名尚(又叫吕尚,‘吕’是他祖先的封地),字子牙,道号“飞熊”,商朝末年、东海边人,是一个才智过人、精通兵法的人。他半生微寒,怀才不遇,四处漂泊于列国之间,未得知遇之君,但他志保明主、造福天下苍生。他隐忍负重,查风云,候时机,垂钓渭水,最后终于遇到明主西伯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并追随他,修德振武,使的“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周兴。因他是文王祖父所盼望的成就霸业的辅臣,称“太公望”,民间称其“姜太公”。姜太公后又辅佐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武王伐纣,姜太公为军师,牧野决战,太公出阵。是灭商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君主,是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太公是一个谦虚的人,从他自称“老朽”可以看出;姜太公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从他自号飞熊,可以看得出;姜太公是一个坚持人生原则的人,从他立志保明主,宁愿生活贫寒也不改变志向,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否则,凭他的才智,早就高官厚禄了;姜太公是一个气度非凡的人:一位叫武吉的砍柴人笑他:“您老这样整天坐在这渭水边钓鱼,而且还用直钩,不要说鱼,只怕连虾也钓不到。一个连鱼都不会钓的人,居然自号飞熊,实在让人觉得可笑。”姜太公听了,只是淡淡地一笑。可见姜太公是多么有气量。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博学多闻的姜太公曾为商纣做事,后又离开的原因了――因为他要寻找“明主”,而周文王就是这样一位明主,就是姜子牙费尽心思要寻找的人,一生等候的人。所以他最终归依了周文王―当时的西伯侯,从这里可以看到人心归依的力量,也让我看到了姜太公的人格魅力。难怪太公去世3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编造出他的很多神话故事歌颂他。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了驱邪扶正的偶像。这些虽然超出了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出姜子牙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

读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终于明白:姜太公用直钩钓鱼,并非是钓鱼,而是为引起人们的关注,为自己能遇到明主创造条件。太公钓鱼,实则钓人。也多亏周文王愿者上钩,才得到军师姜太公!得到这位贤人、能人的辅佐,才铸就大业!而姜太公遇到明主,得以施展才华,是他“直钩钓鱼”的成果,所以,这次人生转运的主宰者,是他自己,而并非像民间传说的那样“老年时来运转。”

姜太公暮年实现了理想,获得成功,给我以启迪:一个人要成功,需要有真才实学,也要自己去创造运势,这样才更容易成功!人无论在怎样的逆境中,都不能向命运低头,听天由命,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版权声明
  • 1、本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读后感由读后感网友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读后感》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 3、本站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提供各种优秀作文范文,免费审核作文、评改作文。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